跟著已為每位血透病人發過糖的護士長來到一間既是陪客的休息室,又在墻壁的一側掛著“病人血透日期安排表”前,記者悄悄地問:“今天有多少病人血透?”“滿, 24個。”寧云鳳脫口回答。她隨即手指排在13號機上的一位病人,帶著一絲擔憂的口氣說:“不知啥原因,就是他還沒有到!”“你們年初一就上班為病人服務,是發加班工資?”坐在椅子上的一位男青年陪客突然楞頭楞腦提出。“我們像平常一樣輪班休息!”寧護士長心平氣和地回答。接著說:“我們是沒有年初一年三十的,多數護士多年的年初一都在為病人服務!”
寧云鳳告訴記者:一位76歲的血透病人,在與親人團聚吃年夜飯時,因飲食不當等原因突發心衰,十分危急。子女與醫院腎內科值班醫務人員聯系后,就近用織里醫院的救護車送到醫院,深夜接到電話的護士徐婧,心急火燎趕到醫院,病人在年初一1時多上機血透,小徐守護著病人4個多小時,用天使的愛心迎來了龍年的第一個黎明……“朱醫師真好,多次把我從病危中搶救過來。”躺在3號“人工腎”旁邊床上血透的馬愛媛向記者激動地介紹道。“當時,她因藥物過敏,并發了剝脫性皮炎,生命垂危!”在馬愛媛左側為病人服務的護士長插上來說。
原來,馬愛媛因尿毒癥在杭州的一家醫院治療,因藥物過敏,得了剝脫性皮炎,使她雪上加霜……因病情危急,院方勸家屬帶病人“回”當地醫院治療,在市一院腎內科醫務人員3個多月的精心治療護理下,病情慢慢得到控制和緩解,體況逐漸好轉起來,出院與家人團聚,至今一直在定期血透……她深情地說:“我已血透4年多了,是護士在為我們這些血透病人延長生命保駕護航! ”
血液凈化中心現有“人工腎”(血透機) 24臺,一次可供24位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的病人“對機入座”,日分兩班,上午班有6位護士在機前床邊忙碌,下午有5位護士守護病人。每臺“人工腎”在4個多小時的運轉中,病人時有不同的反應,“人工腎”有的也會發生故障,都要護士及時敏捷地去處理,絕不能有絲毫疏忽,上班的護士都全神貫注為病人安全血透站崗放哨!
10時10分,護士長擔心的那位沒有按時到“中心”的病人也已在治療了。他叫陳連根,家在太湖邊上的湯樓,到湖州有30多公里路,早上因乘不上公交車才遲到的。他說:“我已血透一年多,這里的護士一直把我們當親人。”
(本文來源:湖州日報 作者:陳 渭 )